回溯歷史長河,探究苦水玫瑰源遠歷史
玫瑰的起源
提及玫瑰一詞,就不得不說月氏,月氏(讀作“越知”yuèzhī,或“肉知”rouzhi,近代有學(xué)者認為玫瑰英文rose其實就是肉氏的漢譯英)為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。早期,月氏以游牧為生,住在北亞,并經(jīng)常與匈奴發(fā)生沖突,其后西遷至中亞。這時,月支開始發(fā)展,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。由于大月氏位處于絲綢之路,控制著東西貿(mào)易,使它慢慢變得強大。到后來被匈奴攻擊,一分為二:西遷至伊犁的,被稱為大月氏;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,被稱為小月氏。《后漢書·西羌傳》記載:月氏“被服飲食言語略與羌同”,說明月氏的語言很可能屬于漢藏語系。
丹霞地貌
焉支山,又名胭脂山,位于甘肅河西走廊。這是一座千古名山,因為她介于祁連山和龍首山之間,扼守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沖。西漢之前,這里是匈奴繁衍生息的地方,后霍去病驅(qū)匈奴于祁連山、焉支山,失敗的匈奴望著祁連山和焉支山發(fā)出了悲鳴,于是就有了千古絕唱 “亡我祁連山,使我六畜不繁衍,失我焉支山,使我婦女無顏色”。匈奴作為游牧民族,最珍貴的就是能蕃息牲畜的水草地。燕支、祁連都有水草豐美的山麓,一旦失去,六畜不繁,其困苦可知。
張騫出使西域
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苜蓿、芝麻、蠶豆、核桃、葡萄、石榴、玫瑰等物,除此之外他還帶回了自己的所見所聞,他將所去之地的位置、特產(chǎn)、兵力等事都一一向漢武帝說明,并被保存了下來。張騫出使西域是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會學(xué)的故事,盡管張騫最初是出于軍事目的而出使西域,并且最后這一事件都沒有達成最初的目的,但它卻對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了非常大的貢獻。張騫出使西域是中原與西域第一次文化交融,他豐富了漢族人民的生活,他也通過這次出使西域帶回了他們的苜蓿、芝麻、蠶豆、核桃、葡萄、石榴等物回到中原并在中原栽培。張騫出使西域回來之后,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悉數(shù)都報告給了漢武帝,將所去之地的位置、特產(chǎn)、兵力等事都一一說明,這個內(nèi)容基本在《史記·大宛傳》中保存了下來。
佛家七寶之一
佛教七寶指七種珍寶,又稱七珍。七寶指的是硨磲、瑪瑙、水晶、珊瑚、琥珀、珍珠、麝香這七種。不同的經(jīng)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,鳩摩羅什譯的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所說七寶為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、瑪瑙;玄奘譯《稱贊凈土經(jīng)》所說七寶為金、銀、吠琉璃、頗胝迦、牟娑落揭拉婆、赤真珠、阿濕摩揭拉婆;般若經(jīng)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硨渠、瑪瑙;法華經(jīng)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硨渠、瑪瑙、真珠、玫瑰;阿彌陀經(jīng)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渠、赤珠、瑪瑙。同一本經(jīng)書,不同歷史時期所譯的不同版本中,所說七寶也不同,以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為例,將漢代版本的七寶為金、銀、琉璃、水精、車渠、珊瑚、琥珀;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、白銀、琉璃、水精、硨磲、珊瑚、琥珀;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、白銀、琉璃、頗梨、美玉、赤珠、琥珀;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、白銀、璃、頗梨、硨磲、真珠、琥珀。而藏傳佛教中的七寶則為紅玉髓、蜜蠟、硨渠、珍珠、珊瑚、金、銀,稱為“西方七寶”。所以可以作為七寶之圣物的東西有十多種。作為供佛教信徒修行的圣物,七寶相傳有以下功用:蜜蠟(琥珀):具有驅(qū)邪定魂的能力;硨磲:可消災(zāi)解厄,除惡聚靈,庇佑子孫,鎮(zhèn)心安神之功;珊瑚:防止災(zāi)禍,增智慧,結(jié)佛緣;琉璃(水晶):潔凈心身,人石通靈,具有保護的用途,幫助開啟脈輪;珍珠:平靜心靈,開悟大智;金:多用來做成佛像和神殿,具有増益的效果;銀:息災(zāi),定神。按佛教說法,七寶蓄納了佛家凈土的光明與智慧,其蘊育著深刻的內(nèi)涵,是珠寶中的靈物。據(jù)古醫(yī)書記載玫瑰有“理氣解郁、活血散瘀、調(diào)經(jīng)止痛、鎮(zhèn)靜、滋陰美容”的作用。
古往今來,在歷史這條時而會翻涌掀起滔天巨浪,時而平靜只會叮咚細語的長河中,實在夾雜了太多的王國更替、民族興起消亡、物種變遷以及地質(zhì)遷移等等,隨便將這條長河切開,你都能從里面獲知不少精彩紛呈的故事??上缃竦乃鼈儯械挠谰媒^跡、有的被史官潛藏在經(jīng)史子集中等待后人的挖掘、有的甚至改頭換面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。可即便如此,在春夏之交的丹霞地貌之上,依舊有一種頑強不息的花在微風(fēng)里招搖,從古到今一如既往散發(fā)著它獨到的芬芳,似乎對它身邊的每個人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!它,就是苦水玫瑰。從苦水玫瑰中蒸餾提取出來的苦水油被稱為“精油之后”,“液體黃金”。
- 上一篇:不遠萬里予你芬芳愛意,因愛而生,為你而來 2023/2/15
- 下一篇:永登社火群英會 傳統(tǒng)民俗大展演 2023/2/6